他是“周总理家训”见证人
他是周总理亲定首位研究生记者
他是全国首家“尊师重教促进会”创始人兼终身名誉会长
他是苏东坡后人第25代孙
他传承总理精神,义捐3000多万,筹善款9000多万,却不舍得给自己种一口好牙……
他就是现年87岁的苏巨汉老人,作为周总理亲定全国首批研究生记者之一,曾跟随周总理工作多年,总理无私奉献的精神已深入苏巨汉的灵魂。在退休后,为了中国教育的发展,苏老慷慨解囊,捐献了3000多万。广东省原省委副书记朱小丹曾这样评价他:“个子很小,但能量很大”!
6月13日,德伦口腔为苏巨汉老人种牙现场,记者看到了瘦小的苏巨汉老人,因常年缺失牙,脸部开始塌陷,说话时口齿已经不清晰。德伦口腔集团欧方院长博士和德伦口腔种植专家于医生院长给苏老进行联合会诊:苏老的牙齿健康状况特别不理想,整个口腔内剩余的牙齿有九颗,上面二颗,下面是七颗,并且牙齿有一到三度的松动。
周总理亲定首位研究生记者,周总理家训见证人
1930年3月,苏巨汉老人出生于广东省一个书香世家,从小被誉为“神童”,大学毕业时已掌握五国语言,在外贸部工作时就时常跟周总理出访国外。回忆起在外贸部工作时的往事,苏巨汉不禁哽咽起来,他说:“没有周总理,就没有我的今天!”
当时的新中国并没有高级研究生记者,于是周总理决定培养一批硕士研究生记者,并亲自选出四位进行深造,并跟着加拿大籍华人李瑞琪教授学习摄影。就这样,苏巨汉成为了新中国首批新闻系硕士研究生。
1957年研究生毕业后,苏巨汉进入《中国对外贸易》杂志工作,成为一名摄影记者。
“周总理对我很好,他特别平易近人,周总理也很信任我,所以才把十条家训告诉了我。周总理告诉我时,笑着说我是‘第一个知道周总理家训的外人,也是一个知道的非周家人’。”苏巨汉回忆道。
对人民慷慨,对自己吝啬
26年义捐3000多万,不舍得给自己种植牙
周总理对人民很慷慨,而对自己很苛刻,这种无私奉献的精神,影响了苏巨汉的一生,这也是他坚持做公益的初衷,更是他坚持下去的信仰。
“作为周恩来总理亲自培养出来的研究生,我又在北京工作期间追随总理多年,我一直在向总理学习。”苏巨汉说,“周总理去世后没有一分钱存款,我要以他为榜样,把自己的钱财不断的捐出去,帮助更多的人。”
据悉,苏巨汉资助了一百多位贫困的学生,供他们从小学一直读到大学毕业,其中有一位贫困生,苏老是从他读小学开始资助,一直到其博士毕业。退休后的苏巨汉仍然想着回报社会,经过一年的准备,于1991年成立了“尊师重教促进会”。26年来,苏巨汉共筹备超过9000万的善款和礼品,用于中国的教育事业。其中,苏巨汉个人捐款超过3000万。直至现在,苏巨汉也没有停下脚步,他在2017年5月底去香港拍卖60幅画,所得善款全部用于奖励优秀教师。
对人民慷慨的苏老,可谓“一掷千金”,但是他缺失牙长达20年,却不舍得种一口好牙,这种朴实无华的奉献精神,让德伦口腔集团的员工们很是感动:“周总理的‘大无和大有’精神让全世界人民感动,他的大爱精神在德高望重的苏老身上得以传承,德伦口腔作为责任型企业要勇于承担社会责任,更是有责任和义务将这种大爱精神传递下去。”
中欧院长联席会诊
德伦口腔集团欧方院长博士和深圳德伦口腔种植专家于医生院长给苏老专门定制了种植牙的手术方案。“如果进行种植牙,目前苏老的整个牙槽骨的高度、宽度是足够的。” 深圳德伦口腔种植专家于医生院长介绍道,“鉴于老人家年纪比较大,我们为老人家制定了数字化导航种植方案,无切口,不翻瓣,大大提高种植准确性,限度减少手术时间及手术创伤,低至即可种出半口牙,可很好地解决高龄老人种牙难题,种牙当天即可正常进食。
据悉,我国市民的
缺牙率高达86%,其中以高龄老人居多。很多高龄无牙老人,不能咀嚼,长时间不能吃肉,导致身形枯瘦、营养不良。
牙齿缺失,不仅导致口腔卫生得不到保障,还会影响进食和社交,也是老年人心脑血管疾病以及全身性疾病病发的重要原因。
另外,关注缺失牙的特殊群体,尤其是高龄无牙老人,是德伦口腔集团作为责任型企业应该承担的责任与义务,德伦口腔特为此公益工程设立专项援助基金,为缺失牙的特殊人群提供治疗,尤其是对国家做出特殊贡献的人群,帮助他们重获新牙,享受幸福人生。
“希望更多的企业、更多的社会人士加入到我们的队伍中来,为社会贡献一份力量。” 德伦口腔集团总裁王磊如是说。